主要还是源于闭塞的游戏市场,中国的游戏市场之庞大我们看得很清楚,随便拉个IP换个皮做个氪金手游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国内玩家对于国外主流游戏的接触实在少之又少。比如这个任天堂的新掌机NS,国内有任天堂的实体专营店吗?我反正只在优衣库的联名上正经看到过任天堂。
国内玩家根本没有正规渠道与国外玩家接轨,对国外的游戏,特别是任天堂的游戏了解少之又少,因为任天堂很特殊,他的游戏,都只能在他自己平台上玩,条件限制了太多。我们看到任天堂现在的明星产品依然是那几个老面孔,马里奥、库巴、林克、皮卡丘等等,为什么能靠这几个家伙一直是游戏产业的顶尖公司?其实看看新闻都知道了,《塞尔达荒野之息》还有《超级马里奥奥德赛》都是统一将近满分的作品,游戏的可玩性已经是达到了当时代最领先的级别了,很容易玩上瘾,优秀的程度真的难以以言语衡量。
之所以觉得低幼,是觉得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小时候的,这其实是一种闭塞,不知道国外现在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与境界了,一个人物吃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别的公司做得到么?
而且NS上根本不只是这些游戏,各种游戏大厂挤破头皮都要进去,《三国志13》、《勇者斗恶龙》、《FATE》、《街头霸王》甚至《我的世界》,如果这些游戏也称为幼稚的话,那整个世界都是幼稚的了吧。
可以称得上!主机游戏是可以解压,可以让人不抑郁的,玩过的都知道,尤其是老任家的游戏,基本上都是治愈心灵的,让人更爱这个世界,消除人的戾气,玩过的都知道好,因为老任保护人类的心灵。
喷射战士是用来解压的,动森是用来打造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塞尔达是用来开发想象力的……单单是老任的游戏,没有恶毒的语言,只有合作的热血和不分国籍的互动,那种与全世界友好合作的设定,就是最大的格局了。玩过的都知道老任家有多好,任天堂,是帮助人找到更美好心灵,相信这个世界会有更美好未来的。
当我才开始游玩的时候因为一年没碰吃灰switch差点马赛克画质眩晕,当我习惯以后第一次拼船过河拼武器打怪的就已经忘记了睡觉,当我过完初始之地雪山学会钻洞的时候我就明白我不会放过海拉鲁任何一个天花板甚至头顶有石头的地方,当我路过一个小怪营地时石头人背着小怪营地拔地而起时我的大脑在颤抖,最后因为我用技能钻过了石头人的身体到达头顶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感,这一刻我明白了,今年再也不会有比王国之泪更优秀的作品出现。
我见过有人在动森岛上给自己去世的好友建了一座坟,流星划过的日子就去旁边坐一坐,怀念一起岛建的日子。我和老母亲吵架了,就给她寄一封信道歉,送漂亮的礼物,我未成年的女儿会在成年的那一天,在她的岛上收到我十年前写给她的信……这些美好,非主机玩家是无法体会到的。还有,小学生玩家在喷三里不会被歧视,小学生可以把大人打到哭,塞尔达就更不用说了,6岁到80岁都能玩,都能找到乐趣,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一起游戏的乐趣,就凭这一点,任天堂就是最棒的。
旷野之息的画质我个人觉得并不差,是一种很奇特的舒服,一些所谓画质好很写实的游戏却并不一定让我感到舒服。旷野之息我做了挺多试验(并不是真的想安利游戏,我才不干那么蠢的事儿),发现身边很多人玩不进去。
原因我大概总结了几点:1不知道要干嘛。2操作跟不上,因为从FC或者说小霸王直接断档过来的人太多了,有些人甚至好奇肩键是干嘛的,说以前玩的小霸王上没有。3即便操作可以,或者说是平日里就爱玩游戏的,比如打网游和一些广为人知的单机的玩家,也有很多玩不下去。因为他们找不到他们喜欢的乐趣。他们喜欢的,一般是神庙数字+1,血+1,精力条+1,装备更强,数字更大等等。我一直认为最适合旷野之息的玩家是喜欢思考并乐于去折腾去实现的人。而旷野之息优秀的物理引擎给了他们这个机会,游戏不再那么死板,比如上秒火把还能点燃东西,下一秒纸都点不着。所以一旦形成正反馈,形成正向循环,那游戏就停不下来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任何东西只要不是人民币,总会有人不喜欢。
最大原因就是主机独占,手游pc单机载体都是我们平常会使用的工具。我们手机打电话社交“顺便玩玩游戏”,电脑办公学习顺便“玩玩单机”,让我玩游戏还得买个主机这是违反我们使用习惯的。总有些大聪明觉得塞尔达这么精良的游戏,居然在国内火不过其他游戏,就开始喷什么玩家层次不同,不懂欣赏艺术品,玩个游戏都玩出优越感了,本来就不是一个类型,还是主机独占,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市场选择罢了。
gta5不好玩?骑砍不好玩?大表哥2不好玩?战神只狼老头环做的不好?以前的暴雪出品的魔兽星际暗黑破坏神不好?这么多精品单机游戏爱好者都没玩出优越感,就你塞尔达玩家有优越感?这是最让我反感的地方。
野炊1玩到沙漠那边就鸽了,至今没通关,那是时候还上学有时间,现在上班了,这周星期五就可以玩王国了,我可以请假回来玩,但是我却提不起一点兴趣,年纪大了感觉不是会很想再去玩那这种很花时间的游戏,希望得到的反馈要快的游戏,我反而觉得新出的崩铁更适合我,午休的时候拿出来刷刷体力,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玩一会,大体量的游戏真是很久没碰了,这种大体量游戏个人人认为要玩就要一直玩,断档很难受甚至会弃坑,不知道有没有还和我一样的同学,我地平线买过来,玩了一点鸽了几天回来就不想玩了,白花钱。
讲实话,国内游戏的这种氛围归结于教育我觉得才是真正的误解,事实上国内普通人工作普遍996,而野炊就是那种慢热的游戏,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去摸索,去练习,然后才会发现游戏的魅力与乐趣,而国内普通人在普遍996的生活压力下,又有多少精力跟时间去慢慢品味慢热游戏?很多人闲下来玩游戏更多就是为了去放松压力、放空大脑来的。所以国内游戏厂家才尽可能的来适配这种需求的,要知道现在甚至已经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极度高压,甚至直接开始放弃自己去游戏,而是直接看别人视频或直播来云游戏了,因为那是真的累。。。所以把这一切归结到教育又是什么情况?我个人觉得太过偏离了。
我说的话可能过于直白,但这是事实:
第一,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里,武器都是不缺的。一开始玩,我在担心武器不够用的情况下喜欢先用攻击力低的,但事实证明你根本捡不完,有时候还得舍弃低伤害武器,完全不缺。
第二,打怪收益在于做药,更换装备,升级装备,这点荒野之息可能没王国之泪反馈强,但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这游戏的怪,只要你想跑,没有几个能追上你的,
第四,主线任务是强指引吧,我觉得主线任务其实就算是教程,好好做主线,你就会知道你想提升的话得去做什么,不会说找不到事做。其他方面的指引确实是弱指引,但这不也是荒野之息好玩的地方吗?如果大多数东西都是强指引,那这不是荒野之息,是刺客信条。
其实按照您的说法,您应该是还没有出初始台地,这个我能理解,毕竟我新手时期也卡过一会儿。您觉得它不适合您,可能只是您还没玩到合适的地方。我在初始台地的时候,也觉得这游戏打着太难受了。等我在海拉鲁大地上乱窜的时候,我也喜欢上了这款游戏。它肯定是存在门槛的,不算低,也不算高。
旷野之息强的地方在于各种交互,然而这些需要玩家自己有足够多的想法去尝试。我认为生活压力大到不是主要原因,有时候工作累了玩DOTA这种会觉得累,但塞尔达并不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和执着于胜负。随便玩一会也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至于很多人没了引导就不会玩也不能说主要是社会问题,我觉得主要是游戏经验问题。我一直认为荒野之息这种是适合没怎么玩过游戏的,和玩过很多游戏的。前者没有思维定式,后者见识的够多,也有自己的想法。就是玩了一些但不多的反而被锁死一定玩法内,而这种人中国比较多。
Switch不能玩缩小帽。
《塞尔达传说:缩小帽》是2005年登陆GBA的游戏,缩小后的林克会换成微型生物的角度观看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在游戏场景中解锁新通道和新区域,玩法新颖,画面独特。《缩小帽》只存在于掌机和WiiU平台,目前还没有登陆Switch。